【關係使用指南:設界限讓我們的心更靠近】
撰文:陳卉汶 實習心理師
「你怎麼不早點回我訊息?」「你昨天心情不好,是不是我做錯什麼?」「我們都那麼熟了,你怎麼還不跟我說?」這些話,你可能說過、聽過,也可能悄悄地在心裡想過,當我們在意一段關係時,總希望可以靠近對方,但有時界限(limit)模糊反而讓彼此感到壓力與困擾。
「界限」的意思是指「邊界」或「範圍的限制」,它可以用來描述物理上的界線,也可以用來描述心理上的界線,例如人際關係中的界限、情感的界限等等。界限的設定有助於維護個人空間、保護自己,同時也能夠尊重他人。
一、界限是什麼?
界限不是拒絕親密,也不是故意推開對方,而是清楚具體地說出自己的喜好和限度,這樣的清楚能讓關係少些誤會、多些理解,比如:
.我很願意陪你,但有時我也需要時間照顧自己。
.我喜歡傾聽,但當我累了,也想安靜一下。
.我願意幫忙,但也希望自己的狀態被看見。
許多人害怕設下界限,擔心讓人失望或傷害感情,但穩固的關係是在雙方都能坦然表達、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建立的。
二、缺乏界限會讓關係變成負擔
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:明明已經很累,卻還是答應幫忙?心裡委屈了,卻不敢說出口?怎麼做都覺得不夠好?當我們的界限不清,人際關係可能就變成壓力,特別是在重視人情的華人文化裡,我們常常為了人際和諧而忽略照顧自己,結果越親近的關係,反而讓自己內在衝突越多,進而讓人際陷入相互消耗的困境。
三、認識自己的界限
學會設界限,第一步是先認識自己,可以從身心的「覺察」開始:
.留意「卡卡」的感覺:像是答應別人的事卻後悔、傾聽後自己好累,這些都是身體在提醒你:.「好像太超過了。」
.寫下「太多」的經驗:例如我其實不想做,但不好意思說不;怕被討厭,所以總是答應別人;心裡累了卻還撐著,這些記錄可以協助我們慢慢釐清,什麼是「真心願意」,什麼是「勉強自己」。
四、溫柔又清楚地說「不」
說「不」不是拒絕對方,而是更誠實地靠近彼此,當你願意表達自己的限度,也是在讓對方更了解你,讓彼此的關係更真實,比如:
.「我想一下再回你好嗎?」表示你在乎,也需要一點空間思考。
.「我希望陪你,但我也想誠實地說,我現在有點撐不住了。」說明自己的狀態,同時保有連結。
.「我知道你沒惡意,但這句話讓我有點不舒服。」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,也建立對彼此的尊重。
關係有時像是避風港,有時像是一場長途旅行,它可以讓我們靠岸、休息,也能陪我們走遠,當你覺得有些累了,不妨可以輕輕地問問自己:
.這段關係,是讓我更靠近自己,還是讓我離自己越來越遠?
.我是否還留有足夠的空間,好好照顧自己、慢慢呼吸?
學會設立界限,是愛自己的開始,當我們願意溫柔而堅定地說出「這是我可以的,那是我不行的」,我們其實也在慢慢告訴對方怎麼好好地愛我們。
願你在靠近別人時,也能同時靠近自己,同時在關係裡有空間,也有力量說出自己的心聲。
參考資料:
盧宜蔓(2010)。人際關係與人際界限。諮商與輔導,298,2-4。
Cloud, H. & Townsend, J.(1992).Boundaries: When to Say Yes,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