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文章精選
「你怎麼不早點回我訊息?」「你昨天心情不好,是不是我做錯什麼?」「我們都那麼熟了,你怎麼還不跟我說?」這些話,你可能說過、聽過,也可能悄悄地在心裡想過,當我們在意一段關係時,總希望可以靠近對方,但有時
有時候,引爆悲傷的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,而是一件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。可能是辛苦撐過一整天的工作後,滿心期待著下班可以享受一頓晚餐,卻因為沒買到想吃的食物而感到失落;又或者是下課後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場球
你是否曾因為在重要場合說錯話或表現失常而很想挖個洞鑽進去? 這個感覺可能源自羞愧感,羞愧感與罪惡感最大的不同是,罪惡感是覺得自己的「行為」不夠好,然而羞愧感是個體覺得「我這個人」很糟,讓個體感受到自己
「那都是你自己想太多了」面對憂鬱症,這句話常常成為一道無形的牆,試圖將人的關係阻隔在兩邊。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呢? 而真正的支持,往往來自一個不帶評價的陪伴,那可能是家人、朋友,或任何讓我們覺得「安
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壓力源,無論是來自工作、課業、人際關係或家庭,都可能為我們帶來沈重的負擔。你是否也曾在面對壓力事件的時候,突然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、感到莫名的恐懼並有些坐立不安呢?那可能是被焦慮找上門囉
你是否曾經覺得心情低落,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?或是壓力太大,總覺得需要一個出口?其實,藝術不只是欣賞的工具,它還能幫助我們釋放情緒、找到快樂,甚至提升整體幸福感!
你是否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呢?有時候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,卻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怎樣?認為別人比自己好?當這些念頭一出現,心中就會開始冒出成千上百的負面想法,感覺自己真的如同自己所想,我就是這麼糟糕?如果你也
青少年主見強、喜歡挑戰權威,是青春期發展的特徵。但親子關係出現劍拔弩張,常常是因為父母親心態未能轉換,導致孩子以叛逆的行為來展現四種內在動機:「引起注意」、「追求權力」、「報復洩恨」,以及「自我放棄」
如果你腦中常浮現這些話,大概就是母愛透支了:「都沒有人對我這麼用心,為什麼老是要我對別人這麼用心?」
近年來,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生育子女人數的減少,親子關係的議題,除了過當的管教,導致親子衝突之外,因為子女從小被過度愛,形成自我中心與行為不當的「媽寶」現象,也經常成為媒體報導的話題。